简中
简中

华富财经网 - 港交所受惠新股热烈气氛

2025年10月8日

港交所受惠新股炙热氛围

香港交易所(388)上半年总收入及其他收益达140.76亿元,按年增长33%,股东应占溢利为85.19亿元,按年增长39%,每股基本盈利6.74元。EBITDA达109.39亿元,按年增长43%,边际率高达77.7%,业绩反映香港股市复苏强劲,特别是股权产品分部收入增长62%至66.93亿元,平均每日成交额由上年同期的100.3亿元上升122%至222.8亿元。

作为亚洲最大交易所之一,香港交易所正受益于股市活跃及新股认购热潮,业务表现重返高峰。首先,股票市场畅旺显著提升香港交易所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录得44只新股上市,集资额达2,402亿元,按年增长118%。此增长主要来自内地大型企业涌入港股,推高整体IPO集资额。前七个月已录得53只新股,集资额逾1,279亿元,超越往年总额。衍生品分部收入亦增长16%至33.95亿元,股权期权合约交易量按年增加72%至1,740万张。此波热潮不仅源于本地资金流入,更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ESG及ETF产品需求旺盛,上半年新增248只交易所买卖基金(ETF),总数达100只。

与全球交易所比较,香港交易所表现遥遥领先。除美国纳斯达克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维持全球主导地位,香港已稳居亚太冠军,以单一交易所计算更重夺全球第一。香港上半年集资额超越多个亚洲及欧洲市场,欧洲伦敦证券交易所及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半年IPO数目不足20只,集资额仅香港一成。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半年仅录得15只IPO。此领导地位得益于香港交易所的监管优势及连接内地资本市场的独特角色。

其次,FINI(新股快速上架平台)上市制度及近期新股表现优异,刺激散户投资者积极参与。FINI平台于2025年推出,将新股结算周期由T+5缩短至T+2,提高市场效率并降低风险。此制度结合Chapter 18A专才科技上市框架,降低未有收入的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吸引内地AI及生物科技企业涌入。GEM板块复苏,上半年GEM新股集资额增长716%。近期新股公开发售超额认购数千倍,散户通过杠杆认购方式参与热情高涨。

然而,投资者不可忽视潜在风险。虽然超额认购倍数高企,例如长风药业(2652)达5,588倍、大行科(2543)达7,557倍,某程度反映散户投资者对新股具有必胜的抽奖心态。

全球经验显示,IPO热潮后常跟随调整期,若个别显著超额认购股份,股价上市后不如预期甚至跌穿招股价,届时整体新股认购热潮兴奋程度便有机会降温。

综上所述,香港交易所中期业绩彰显香港作为国际金融枢纽的韧性,新股热潮为股价提供上涨动能,短线关注IPO市场情绪,需要防范过热风险。

展望第四季,随着更多内地巨企来港上市,香港交易所集资地位稳固,投资者宜理性参与,平衡机会与风险。

技术上,8月25日升至466元高位后遇到阻力,逐渐形成长方形走势,MACD牛熊差距,上破20天线,走势改善,预计短期有机会于428元至466元水平区间上落,接近430水平入市风险不大。

黄德几

正向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首席资深导师

证券商协会会董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理事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

证监会持牌人士

并无持有上述股份

YouTube Channel 投资🉐机 Finance事🆙

http://youtube.com/c/dickiewong

Patreon 专页

https://www.patreon.com/dickie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