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 - 石药集团创新药研发有突破
2025年9月30日
石药集团创新药研发有突破
标签:金利丰证券
文章日期:2025年9月29日
| 分享
石药集团(1093)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业绩,营业额132.73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跌18.5%。本公司股东应占纯利25.48亿元,按年跌15.6%;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派中期息14港仙,上年同期派16港仙。撇除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平值变动及以股份为基础员工报酬开支后,基本溢利23.20亿元,按年减27.9%。尽管受药品集采及医保谈判影响,成药收入跌24.4%至102.48亿元,但原料产品及功能食品收入分别升11.9%及8.0%,整体研发费用增5.5%至26.83亿元,占成药收入26.2%,反映集团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目前近90个产品处于临床试验不同阶段,其中12个已递交上市申请,逾30个重点产品在注册临床阶段。
集团上半年积极回购股份,动用3亿港元注销6,430万股,旨在提升每股盈利并最大化股东回报。董事会强调,面对医药行业变革,集团坚持「创新+国际化」双轮驱动,构建八大核心技术平台,包括行业领先的AI药物发现系统及全球递送技术。研发团队逾2,000人,覆盖石家庄、上海、北京及美国,聚焦抗肿瘤、精神神经、心血管等领域。创新管线连续三年入选Citeline全球TOP25,2025年位列第19,升5位。预计至2028年底,将有逾50款新药或新适应症申报上市。
近期,集团创新产品频获突破,巩固生物医药领先地位。附属公司开发的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已获国家药监局受理上市申请,适用于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该药属GLP-1受体激动剂,化药注册分类2.2类新药,完成关键Ⅲ期临床试验,疗效与国际原研药高度一致,胃肠不良反应更低,具市场竞争优势。集团同步推进肥胖适应症临床开发,扩大应用至体重管理领域。GLP-1类药物全球热潮不减,IQVIA数据显示,司美格鲁肽2023年销售逾200亿美元,内地市场未来5年预计破500亿元人民币。石药国产版凭成本及供应链优势,有望抢占份额,但需留意诺和诺德等国际巨头的知识产权诉讼风险,监管环境日趋严格。
另一亮点是侖卡奈单抗注射液获批临床试验,为国内首个获许可的乐意保®生物类似药,按照3.3类申报,针对阿尔茨海默病轻度认知障碍及轻度痴呆。该产品质量、安全性及有效性与原研高度相似,支持后续研究,填补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空白。
此外,ALMB-0166获Ⅱ期临床试验批准,评价在帕金森氏症疗效。该First-in-class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靶向Connexin 43,由附属AlaMab Therapeutics自主研发,亦适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脊髓损伤,开拓神经系统疾病新赛道。
胃癌领域,与康宁杰瑞-B(9966)合作开发的KN026(安尼妥单抗注射液)新药上市申请获受理,按照1类新药申报,针对HER2阳性胃/胃食管结合部腺癌二线治疗。此前获突破性治疗认定及优先审评,中国首个在该适应症获阳性结果的抗HER2双特异性抗体,填补市场空白。
肿瘤免疫方面,SYS6036注射液获临床试验批准,按照3.3类申报,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预计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肿瘤,药学及非临床研究显示与原研相似,支持全球转化。
仿制药业务亦稳步扩张。7月初,美沙拉秦肠溶片(0.5克)获批,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用于溃疡性结肠炎,需求稳定。集团上半年收入虽受集采拖累,成药业务阶段性承压,但凭10,000人营销团队及医院渠道深耕,市场渗透率提升。5月底披露,与第三方磋商EGFR-ADC及多款创新药授权,潜在总额50亿美元,彰显管线全球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项海外授权,合同金额97.1亿美元,包括6月与阿斯利康AI平台战略合作,升级为全球联合开发者。
技术上9月29日升至11.63元(港元,下同)高位遇到阻力,急口持续调整,形成近似不对称头肩顶形态,周一止跌回稳,保力加通道底部有初步支持,MACD熊差距收窄,STC超卖区有反弹讯号,建议候低于9.1元以下吸纳,目标11.5元,不跌穿8.5元可以继续持有。
黄德几
正向教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首席资深导师
证券商协会会董
香港股票分析师协会理事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黄德几
证监会持牌人士
并无持有上述股份
YouTube Channel 投资🉐机 Finance事🆙
http://youtube.com/c/dickiewong
Patreon 专页
https://www.patreon.com/dickie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