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 - 华府停摆恐成回调借口
2025年10月3日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再度上演,这场由民主共和两党僵局演变成的政治闹剧,会否对金融市场以及经济带来负面变化和隐忧?
随着10月1日财政年度开始,白宫与国会未能就预算法案达成共识,导致非必要政府部门关闭,数十万联邦员工进入无薪假状态。双方谈判陷入胶着。目前谈判进展缓慢,受停摆状态拖累,预计短期内难有突破。
对金融市场而言,这场停摆不仅是政治闹剧,更为屡创新高的美股带来不确定性,甚至乎这些调整的理由。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政府若短暂停摆,对金融市场的冲击通常有限。但停摆时间越长,金融市场波动性则有可能增加,以2018-2019年的35天停摆为例,杜琼斯指数在关门期间下跌约5%,但结束后迅速反弹。这次华府平底金融市场各项指标,都跟当年不尽相同,首先目前以美国整体经济数据表现,就业市场已出现疲态,虽通货膨胀未恶化,但关税政策负面影响,仍是犹有余悸,由于市场中已经广泛预期联储局在10月底FOMC会议减息25个基点,根据CME FedWatch Tool数据,这机会率已接近100%,反映出投资者对经济放缓担忧。
“数据黑洞”影响币策判断
美国政府停摆最直接冲击,莫过于经济数据延迟发布,其中包括原定于10月3日,美国劳动统计局(BLS)公布9月的非农就业报告。众所周知,这个反映在市场的数据,向来都是联储局制定货币政策核心依据。市场普遍预期上月就业数据未如理想,估计雇主新增只有约4.5万个职位,远低于夏季平均水平,反映劳动市场冷却。
此外,反映私人大企业招聘情况,有小非农数据之称的ADP就业报告,已率先发出警号,9月私人部门减少32000个职位,这是自2023年以来首见负增长,明显差过市场原本预期有50000个增长,显示企业招聘意欲急剧减弱;同时,大幅向下修订8月份数据,由原先估计5.4万增幅,大幅下修至仅2.2万,反映劳动市场疲态尽显,连带拖累整体经济复苏信心。若停摆持续,劳动统计局员工无法处理数据,非农业就业等数据推迟发布,市场将陷入“数据黑洞”,这将或许影响市场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特别是年底最后一次意识会议时的判断。
从历史角度来看,政府停摆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或可能有限,但对屡创新高的美国股市,华府停摆期越长,市场不明朗因素越大,或多或少会成为获利回吐借口。
笔者为证监会持牌人,并无持有上述股份。
金利丰证券研究部执行董事 黄德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