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中
简中

AM730 - 中美元首峰会市场影响

2025年10月28日

中美元首峰会市场影响

分享:

中美元首峰会市场影响

中美经贸关系近期因多项议题而备受关注,包括稀土出口管制、关税暂停延长、芬太尼相关关税及禁毒合作等。(资料图片)

中美两国元首即将在10月30日在韩国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期间会晤,此消息为全球金融市场注入乐观情绪。市场普遍预期,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会晤将为缓解当前贸易紧张局势带来契机,然而达成全面协议的可能性或许有限,当前市场氛围过于乐观,投资者聚焦于联储局降息预期及中美谈判进展,却可能忽略经济实体潜在风险。

中美经贸关系近期因多项议题而备受关注,包括稀土出口管制、关税暂停延长、芬太尼相关关税及禁毒合作等。根据最新消息,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的磋商已达成初步共识,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中国可能推迟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并加大进口美国大豆的力度。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政府态度的软化,其近期表态显示出对中国放宽稀土出口及购买美国大豆的期待。此前,特朗普曾威胁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但美方已表明这样已不太可能,目的或许是换取稀土出口的放宽。然而,笔者认为峰会可能达成部分贸易协议,但受制于美国国内政治及国家安全考量,全面解决核心冲突的机会不大。

市场对此反应积极,美股三大指数上周五再创历史新高,中概股亦表现不俗,金龙中国指数上涨0.3%,阿里巴巴(9988)及百度集团(9888)等龙头股均录得升幅。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成功突破50天线及26,000点关口,若然短期企稳20天线(26,276点),有助恒指本周进一步向上反弹至接近27,000点水平。市场对峰会的乐观预期,结合联储局降息前景,推动了全球股市的正面表现。

尽管市场气氛乐观,目前投资者对经济实体风险的漠视值得警惕。美国9月CPI数据显示通胀率为3%,低于市场预期的3.1%,巩固了联储局进一步降息的预期。联储局主席鲍威尔近期转向鸽派立场,表明本月有望减息25基点,且今年内可能再降息两次。此外,美国银行体系准备金规模已连续8周下降,截至10月22日降至2.93万亿美元,为今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此数据反映流动性压力,可能促使联储局提前结束量化紧缩。

然而,美国政府停摆已持续四周,可能导致10月CPI数据缺席,这对市场判断通胀走势构成挑战。经济数据方面,9月就业数据疲软,仅增加2.2万人,显示劳动市场下行风险。虽然标普全球10月PMI数据显示企业活动扩张,但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跌至5个月低点,通胀忧虑未见缓解。这些数据表明,经济实体面临一定压力,市场对联储局降息的过分乐观可能掩盖潜在风险。

港股近期受中美峰会消息提振,本周为港股第三季业绩高峰期,内银股、汇丰控股(005)、中银香港(2388)及煤炭股等高息板块将公布业绩,或为市场提供支撑。个别企业表现亮眼,如药明康德(2359)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3%,洛阳钼业(3993)净利润增长96%,显示部分行业具备韧性。然而,医药板块因内地药品带量集采及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会议消息面临沽压,投资者需谨慎。

此外,科技及人形机器人板块受政策利好支持。四中全会公报强调科技自立自强,优必选(9880)中标1.26亿元人形机器人订单,股价上涨6.8%。晶片股如中芯国际(981)及华虹半导体(1347),经历两周大调整后,在政策利好的憧憬下反弹,实在不足为奇,但能否持续,笔者保留观望态度。

中美元首峰会为市场带来乐观预期,推动美股及港股上扬,但投资者需警惕过分乐观情绪背后的风险。美国经济数据显示流动性压力及就业疲软,联储局降息预期虽支撑市场,但经济实体风险可能被低估。港股短期有望挑战27,000点,但峰会后若仅达成有限共识,市场可能出现获利回吐。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本周企业业绩及央行政策动向,谨慎应对潜在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