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 - 石藥集團創新藥研發有突破
2025年9月30日
石藥集團創新藥研發有突破
標籤:金利豐證券
文章日期:2025年9月29日
| Share
石藥集團(1093)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營業額132.7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跌18.5%。本公司股東應佔純利25.48億元,按年跌15.6%;每股基本盈利22.29分。派中期息14港仙,上年同期派16港仙。撇除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公平值變動及以股份為基礎僱員酬金開支後,基本溢利23.20億元,按年減27.9%。儘管受藥品集採及醫保談判影響,成藥收入跌24.4%至102.48億元,但原料產品及功能食品收入分別升11.9%及8.0%,整體研發費用增5.5%至26.83億元,佔成藥收入26.2%,反映集團持續加大創新投入。目前近90個產品處於臨床試驗不同階段,其中12個已遞交上市申請,逾30個重點產品在註冊臨床階段。
集團上半年積極回購股份,動用3億港元註銷6,430萬股,旨在提升每股盈利並最大化股東回報。董事會強調,面對醫藥行業變革,集團堅持「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構建八大核心技術平台,包括行業領先的AI藥物發現系統及全球遞送技術。研發團隊逾2,000人,覆蓋石家莊、上海、北京及美國,聚焦抗腫瘤、精神神經、心血管等領域。創新管線連續三年入選Citeline全球TOP25,2025年位列第19,升5位。預計至2028年底,將有逾50款新藥或新適應症申報上市。
近期,集團創新產品頻獲突破,鞏固生物醫藥領軍地位。附屬公司開發的司美格魯肽注射液,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上市申請,適用於第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該藥屬GLP-1受體激動劑,化藥註冊分類2.2類新藥,完成關鍵Ⅲ期臨床試驗,療效與國際原研藥高度一致,胃腸不良反應更低,具市場競爭優勢。集團同步推進肥胖適應症臨床開發,擴大應用至體重管理領域。GLP-1類藥物全球熱潮不減,IQVIA數據顯示,司美格魯肽2023年銷售逾200億美元,內地市場未來5年預計破500億元人民幣。石藥國產版憑成本及供應鏈優勢,有望搶佔份額,惟需留意諾和諾德等國際巨頭的知識產權訴訟風險,監管環境日趨嚴格。
另一亮點是侖卡奈單抗注射液獲批臨床試驗,為國內首個獲許可的樂意保®生物類似藥,按照3.3類申報,針對阿爾茨海默病輕度認知障礙及輕度痴呆。該產品質量、安全性及有效性與原研高度相似,支持後續研究,填補神經退行性疾病治療空白。
此外,ALMB-0166獲Ⅱ期臨床試驗批准,評價在帕金森氏症療效。該First-in-class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靶向Connexin 43,由附屬AlaMab Therapeutics自主研發,亦適用急性缺血性腦卒中及脊髓損傷,開拓神經系統疾病新賽道。
胃癌領域,與康寧傑瑞-B(9966)合作開發的KN026(安尼妥單抗注射液)新藥上市申請獲受理,按照1類新藥申報,針對HER2陽性胃/胃食管結合部腺癌二線治療。此前獲突破性治療認定及優先審評,中國首個在該適應症獲陽性結果的抗HER2雙特異性抗體,填補市場空白。
腫瘤免疫方面,SYS6036注射液獲臨床試驗批准,按照3.3類申報,人源化單克隆抗體預計治療黑色素瘤、非小細胞肺癌等多種腫瘤,藥學及非臨床研究顯示與原研相似,支持全球轉化。
仿製藥業務亦穩步擴張。7月初,美沙拉秦腸溶片(0.5克)獲批,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用於潰瘍性結腸炎,需求穩定。集團上半年收入雖受集採拖累,成藥業務階段性承壓,但憑10,000人營銷團隊及醫院渠道深耕,市場滲透率提升。5月底披露,與第三方磋商EGFR-ADC及多款創新藥授權,潛在總額50億美元,彰顯管線全球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項海外授權,合同金額97.1億美元,包括6月與阿斯利康AI平台戰略合作,升級為全球聯合開發者。
技術上9月29日升至11.63元(港元,下同)高位遇到阻力,急口持續調整,形成近似不對稱頭肩頂形態,週日一止跌回穩,保力加通道底部有初步支持,MACD熊差距收窄,STC超賣區有反彈訊號,建議候低於9.1元以下吸納,目標11.5元,不跌穿8.5元可以繼續持有。
黃德几
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
證券商協會會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
證監會持牌人士
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YouTube Channel 投資🉐機 Finance事🆙
http://youtube.com/c/dickiewong
Patreon 專頁
https://www.patreon.com/dickie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