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網 - 三生製藥受累中美博弈
2025年10月15日
三生製藥受累中美博弈
三生製藥(1530)為內地生物製藥企業,今年5月底與美國輝瑞簽署的PD-1/VEGF雙抗藥物(SSGJ-707)授權協議,總值高達60.5億美元,首付為12.5億美元,上述協議不僅刷新內地藥企合約訂單,更象徵內地創新藥企在全球藥業供應鏈的崛起。
然而,從中美貿易戰角度審視,美國政界對中國藥企「國家安全」疑慮,正將這類合作推向邊緣。特朗普政府擬簽署行政命令,限制中國新藥及臨床數據流入美國,甚至要求CFIUS審查類似交易,或令上述合同執行時遇到阻力。
儘管集團上半年業績穩健,核心產品與CDMO業務雙輪驅動,但貿易戰風險如陰霾般籠罩,。
三生製藥核心競爭力在於其創新藥管線,尤其是腫瘤和免疫領域的生物相似藥與原研藥,上半年收入43.5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0.8%,主要受疫情後市場正常化及部分產品競爭加劇影響,毛利率85.3%,較去年同期86.5%輕微下降,仍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純利達13.58億元,按年增長24.6%,主要受惠於核心產品「蔓迪」(注射用培菲格司亭,Pegfilgrastim生物相似藥)銷售表現,上半年銷售額增長24%,貢獻近半收入。蔓迪作為內地的市場份額領先的白細胞增生因子,已滲透至二三線城市醫院,覆蓋率超70%。此外,其他重磅產品如「矽力康」(達雷妥尤單抗生物相似藥)也穩步推進,銷售貢獻率提升15%。
分業務來看,核心產品收入37.16億元,佔比85.3%,同比下降2.1%,反映出TNF類藥物(如IL-17A 608)在類風濕關節炎市場的競爭壓力增大,市場份額從30%微降至27%。然而,CDMO(合同開發與製造)業務成為亮點,收入10.09億元,同比暴增76.1%,得益於與Sirton Pharmaceuticals S.p.A.(容量500)和GCT(容量800)的合作,貢獻毛利6.90億元,上漲23.8%。這一高增長緩解了核心業務的疲軟,推動整體EBITDA達18.33億元,按年增長11.6%。公司上半年研發支出5.48億元,按年上漲15%,聚焦雙抗、ADC等下一代腫瘤藥。SSGJ-707(HER2 ADC)已進入III期臨床,預計2026年申請上市;PD-1/VEGF雙抗(707)正推進NSCLC II/III期,CDE批准III期並提交FDA IND,輝瑞交易核心將帶來大中華區外全球權利及長期版稅。其他進展包括rhEPO(WS204)BRVO III期、IL-4R(611)AD/CRSwNP III期、HIF-117(SSS17)POA II/III期,以及與SOBI合作的Pegsiticase(SEL-212)III期BLA提交FDA。
估計集團未來三年可保持20%的每股盈利增長。反映集團在創新藥出海上的領先優勢顯著。
然而,從中美貿易戰的角度審視,前景有一定不確定性。美國眾議院《生物安全法案》擬定2032年為與中國藥企(如藥明康德)解除合作期限,雖未直指三生,但輝瑞等美藥巨頭的反彈已暴露裂痕。輝瑞CEO Albert Bourla公開警告,限制內地藥企將阻礙癌症療法引入,對美國患者不利。FDA也計劃對中國臨床數據收取額外審核費,並要求美國患者參與後期試驗,這將推高三生等公司的合規成本。
特朗普上周五砲轟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後,宣布11月起對華商品加徵100%關稅,雖藥品暫獲寬限(如阿斯利康降價換三年免稅),但生技領域的「關鍵軟件」限制已波及數據共享,三生-輝瑞協議審批期可延長6-12個月,影響2026年收入5%-10%。此外,CDMO業務雖增長迅猛,但高度依賴國際夥伴,若貿易摩擦延燒供應鏈,Sirton等歐美合作可能面臨審查,風險有可能增加。
技術上9月10日先至36.8元(港元,下同)高位見頂回落,跌穿長方形通道底部支持,10天、20天及50天線呈逆向排列,STC及RSI未見反彈訊號,短線暫宜觀望。
黃德几
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
證券商協會會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
證監會持牌人士
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YouTube Channel 投資🉐機 Finance事🆙
http://youtube.com/c/dickiewong
Patreon 專頁
https://www.patreon.com/dickie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