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網 - 港交所受惠新股熾熱氣氛
2025年10月8日
港交所受惠新股熾熱氣氛
香港交易所(388)上半年總收入及其他收益達140.76億元,按年增長33%,股東應佔溢利為85.19億元,按年增長39%,每股基本盈利6.74元。EBITDA達109.39億元,按年增長43%,邊際率高達77.7%,業績反映香港股市復甦強勁,特別是股權產品分部收入增長62%至66.93億元,平均每日成交額由上年同期的100.3億元上升122%至222.8億元。
作為亞洲最大交易所之一,香港交易所正受益於股市活躍及新股認購熱潮,業務表現重返高峰。首先,股票市場暢旺顯著提升香港交易所的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場錄得44隻新股上市,集資額達2,402億元,按年增長118%。此增長主要來自內地大型企業湧入港股,推高整體IPO集資額。前七個月已錄得53隻新股,集資額逾1,279億元,超越以往年度總額。衍生品分部收入亦增長16%至33.95億元,股權期權合約交易量按年增加72%至1,740萬張。此波熱潮不僅源於本地資金流入,更吸引國際投資者參與,ESG及ETF產品需求旺盛,上半年新增248隻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總數達100隻。
與全球交易所比較,香港交易所表現遙遙領先。除美國納斯達克及紐約證券交易所維持全球主導地位,香港已穩居亞太冠軍,以單一交易所計更加重奪全球第一。香港上半年集資額超越多個亞洲及歐洲市場,歐洲倫敦證券交易所及澳洲證券交易所上半年IPO數目不足20隻,集資額僅香港一成。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半年僅錄得15隻IPO。此領導地位得益於香港交易所的監管優勢及連接內地資本市場的獨特角色。
其次,FINI(Fast Interface for New Issuance)上市制度及近期新股表現優異,刺激散戶投資者積極參與。FINI平台於2025年推出,將新股結算週期由T+5縮短至T+2,提高市場效率並降低風險。此制度結合Chapter 18A專才科技上市框架,降低未有收入的科技公司上市門檻,吸引內地AI及生物科技企業湧入。GEM板塊復蘇,上半年GEM新股集資額增長716%。近期新股公開發售超額認購數千倍,散戶透過孖展認購方式參與熱情高漲。
然而,投資者不可忽視潛在風險。雖然超額認購倍數高企,例如長風藥業(2652)達5,588倍、大行科(2543)達7,557倍,某程度範反映散戶投資者,對新股有着必勝的抽獎心態。
全球經驗顯示,IPO熱潮後常跟隨調整期,若個別顯著超額認購股份,股價上市後不似預期甚至乎跌穿招股價,屆時整體新股認購熱潮亢奮程度便有機會降溫。
綜上所述,香港交易所中期業績彰顯香港作為國際金融樞紐的韌性,新股熱潮為股價提供上漲動能,短線關注IPO市場情緒,需要防範過熱風險。
展望第四季,隨更多內地巨企來港上市,香港交易所集資地位穩固,投資者宜理性參與,平衡機會與風險。
技術上,8月25日升至466元高位後遇到阻力,逐漸形成長方形走勢,MACD牛𨍭熊差距,上破20天線,走勢改善,估計短期有機會於428元至466元水平區間上落,接近430水平入市風險不大。
黃德几
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
證券商協會會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
證監會持牌人士
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YouTube Channel 投資🉐機 Finance事🆙
http://youtube.com/c/dickiewong
Patreon 專頁
https://www.patreon.com/dickiew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