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滙報 - 【股市領航】小米中期業績穩健 多元化業務支撐高估值
Sep 26, 2025
【股市領航】小米中期業績穩健 多元化業務支撐高估值
2025-09-25 22:51:58 投資
撰文:黃德几
(作者為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 證券商協會會董、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小米集團(1810)早前公布中期業績,上半年收入達2,272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38.2%,淨利潤約227.66億元,飆升146.3%。
綜合而言,小米「智能手機+AIoT+汽車」三駕馬車齊頭並進。智能手機業務高端化策略奏效,於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為約4,240萬台,同比增長0.6%。根據Canaly數據,其於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場份額為14.7%。新產品如Xiaomi 15S Pro及REDMI K80系列,搭載3nm製程O1晶片,性能媲美旗艦,品牌溢價提升。
AIoT業務方面,於6月底小米A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數(不包括智能手機、平板及筆記本電腦)增長至9.891億台,增長約20%。MiMo-7B AI模型及Xiaomi Pad 7 Ultra平板,推動智能家居生態。電動車業務則是新引擎,SU7累計交付30萬輛,YU7 SUV開售3分鐘鎖單20萬輛,搭載Nvidia DRIVE AGX Thor晶片及800V高壓平台,續航超700公里,產品力直逼國際品牌。
今晚推出多款新產品
董事長雷軍於9月25日年度發布會公布小米17系列手機、新款平板8系列及高端科技家電等新產品。集團早前透露,小米汽車交付加速,上月交付3.65萬輛,產能提升令訂單至取車時間縮短6周至2個月,部分車款提前至2個月內交車。集團計劃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車市場,複製內地展廳模式。歐洲建廠調查已於6月啟動,首款車型非全新設計,而是基於現有車款本地化。公司目標2030年全球開設1萬家小米之家,海外AIoT家電銷售即日起擴大,涵蓋手機及電動車全生態
小米業務策略聚焦閉環生態,智能手機為入口,AIoT及汽車為延伸。然而,挑戰不容忽視。電動車市場競爭白熱化,Tesla、比亞迪及蔚來來勢洶洶。Auto Shanghai車展上,比亞迪Sealion 7推新電池技術,蔚來新SUV強化AI駕駛;國際品牌如寶馬iX3電動SUV,採用800V充電及可持續電池,鞏固高端份額。
小米SU7於2025年3月致命車禍,引發安全爭議,品牌形象受壓。晶片供應風險加劇,中美博弈下,Nvidia高階晶片出口管制或斷供,迫使小米轉向華為Ascend或國產替代,雖性能暫遜,但政府自給政策利好長期布局。訂單積壓及「0公里二手車」問題,雖政府打擊「內卷」,但消費者信心仍需修復。
小米估值高於行業平均,但集團多元化業務,有協同效應,中長線前景審慎樂觀。
(證監會持牌人士,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題為編者所擬。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