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EN

星島日報 - 美光迎AI浪潮機遇

Sep 26, 2025

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為記憶體晶片領域領軍企業,隨着人工智能(AI)和數據中心行業爆發性發展,帶

動集團業績強勁增長。美光核心競爭力在於其垂直整合供應鏈,從晶圓製造到模組封裝,一條龍生產模式確保成本

控制和技術領先。美光積極擴張HBM產能,預計將推出1-gamma節點的先進DRAM,這是業界領先的技術升級,能夠滿

足AI訓練對高密度、低延遲記憶體需求。數據中心市場布局成效顯著,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3倍,反映出雲端巨型企

業如亞馬遜、Google和微軟對其產品青睞。此外,美光還透過收購與夥伴關係強化NAND業務。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背景下,美光受惠美國《晶片與科學法案》補貼,預計將在愛達荷和紐約新建工廠,投資額

高達150億美元。這不僅緩解地緣政治風險,也提升其在中美貿易摩擦韌性。總體而言,美光戰略轉型聚焦AI和高性

能計算(HPC),預計將從傳統PC市場低迷中脫穎而出。

慎防地緣政治擾亂供應鏈

美光2025年財務數據亮眼,顯示出疫情後半導體周期強勁反彈。美光TTM(過去12個月)收入達373.8億美元,按年

年增長48.85%,淨利潤則飆升至85.4億美元,每股盈利7.59美元。相較競爭對手三星和SK海力士,美光毛利率從

2024年的低點15%回升至41%,顯示定價權增強。

2025年,AI驅動的記憶體需求成為美光的最大利好。全球HBM市場規模預計從2024年的50億美元擴張至2025年的

100億美元,美光市佔率預計達23至24%。數據中心業務的爆炸性增長是關鍵,NVIDIA的GPU訓練模型需海量HBM,美

光已簽署多份長期供應合約,同時消費電子復甦將支撐NAND需求。

然而,產業周期性強,2025年上半年記憶體價格已上漲20%,但若AI熱潮降溫,供應鏈過剩風險上升。美光透過產能

調整應對此挑戰,預計2026年HBM3E產品將進一步鞏固領導地位。整體而言,AI浪潮預計將推動美光收入年複合成長

率(CAGR)達25%以上,直至2030年。

儘管前景光明,美光仍面臨多重風險。首先,地緣政治緊張可能擾亂亞洲供應鏈,其亞洲產能佔比逾70%。其次,記

憶體價格波動性高,若經濟衰退,PC和手機需求下滑將拖累業績。最後,競爭加劇,三星的HBM投資可能侵蝕市佔。

但AI主題持續發酵下,候低吸納風險有限。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黃德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