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富財經網 - 滙豐控股長短佳宜

Oct 3, 2025

滙豐控股(5)上半年稅前利潤為158億美元,按年減少,主要受聯營公司交通銀行相關攤薄及減值虧損影響,總計21億美元。 單計第二季度,稅前利潤按年下跌29%至63億美元。預期信貸損失(ECL)達19億美元,較2024年上半年增加9億美元,部分源於香港商業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導致額外撥備0.5億美元。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管理層重申維持2025至2027年每年中十位數股東權益回報率(RoTE)目標不變。排除顯著項目後,持續貨幣基礎稅前利潤按年增長至189億美元,凸顯核心業務的韌性。

淨利息收益方面,上半年錄得168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微減1億美元,主要因貸款組合優化及存款成本上升。淨利息收益率(NIM)為1.57%,較2024年上半年的1.62%下降5個基點,反映利率高峰已過,但亞洲高收益資產提供緩衝。成本效益比率由2024年同期的43.7%升至49.9%,主要受數碼轉型及監管合規投資增加影響,惟管理層預計透過效率優化,至2026年將壓低至47%以下。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財富管理及個人銀行(WPB)部門收入按年增長19%至135億美元,主要受益於利率回升、保險業務復甦及投資產品需求擴張。 此增長勢頭強勁,尤其在香港及內地市場,財富產品收入按年激增45%。此外,本港資本市場表現暢旺,IPO募資額自2021年來最強勁表現。 此環境同樣利好滙豐的財富管理業務,帶動非利息收入實現正增長,為未來收入多元化奠定基礎,降低對淨利息收益的依賴。

資本結構維持穩健,上半年普通股權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為14.6%,較2024年底下降0.3個百分點,但遠高於監管要求10.5%,顯示資本充裕,能夠應對地緣政治風險及經濟波動。 管理層強調,此水平支持持續股東回饋,同時保留空間投資增長領域,如可持續金融及數碼銀行服務。

滙豐控股派發中期股息每股0.10美元,總額17.5億美元,並啟動新一輪高達30億美元股份回購計劃,體現管理層穩健的資本回饋政策。 自2023年起,集團透過公開市場回購股份,累計金額超過180億美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已註銷約15%的已發行股份。此舉有效提升每股盈利(EPS)及每股股東價值。自2025年7月31日新一輪回購啟動以來,已回購1.627億股普通股,總代價21.3億美元,截至2025年9月,回購進度達18.4億美元,進一步強化估值吸引力。

從中長線角度,滙豐控股正處轉型關鍵階段。集團近年聚焦亞洲及歐洲核心市場,退出加拿大及阿根廷業務後,收入結構更趨精簡。上半年總收入341億美元,按年減少32億美元,但排除退出影響後,按年增長6%。 香港作為最大貢獻市場,佔比逾30%利潤,受益於中港互通及財富管理業務增長加快趨勢;英國業務則依賴環球銀行及機構融資維持穩定。展望未來,管理層預計2025年全年RoTE超過15%,EPS增長10%,受惠利率正常化及AI驅動效率提升。

黃德几

正向教育證券投資分析課程首席資深導師

證券商協會會董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理事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

證監會持牌人士

並無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