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仔 - 晶泰待調整後可再留意

Oct 17, 2025

晶泰待調整後可再留意

今年 4 月,晶泰成功由「未商業化」升級為「已商業化」公司,標誌其業務已穩步邁入可持續盈利階段。不僅提振公司估值,更為投資者注入強勁信心。集團上半年收益達5.17 億元人民幣,按年增 404%;調整後淨利潤1.41億元人民幣,成功由去年同期逾12億元人民幣的虧損轉為盈利。

戰略擴張方面,晶泰今年收購英國Liverpool ChiroChem(LCC)可說是精準布局。LCC 的 PACE 技術平台,能在逾億手性分子庫中高效篩選與合成,彌補晶泰在化學探索領域的不足,同時為 AI 模型提供海量優質數據,築牢技術壁壘。LCC客戶網絡遍布美、歐、亞跨國藥企及生物科技公司,預計將為晶泰帶來持續國際訂單。

9 月初,晶泰完成第三輪配售新股,募資逾7.54億美元,創下香港上市科技股今年最大融資額紀錄,用以加速AI平台升級及海外併購,彰顯管理層對未來藍圖的堅定雄心。

管理層主動延長禁售期管理層長期承諾亦為亮點。三位聯合創辦人,包括溫書豪、馬健及賴力鵬在原有股份禁售期屆滿後,主動延 長 12 個月至 2026 年 6 月 , 涉 及5.91億股,佔總股本14.71%。此舉發出「長期持有」信號,有效穩固投資者情緒。

回顧2024年全年,晶泰收益2.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 52.8%,主要受藥物發現服務需求旺盛所驅動;惟研發及上市開支拖累,淨虧損 15.17 億元人民幣,已較前年收窄 20%。今年上半年扭虧為盈,證明轉型成效顯著,不過,仍面對風險包括醫藥監管及知識產權爭議、AI在藥研領域的持續領先性,以及業績依賴大額項目,若無同等規模新合作跟進,可持續性仍有待驗證。

最新焦點為晶泰自家 AI 藥 物PEP08,一款新一代PRMT5抑制劑。8 月公布的進展顯示,此候選藥物針對多種癌症,預計明年進入臨床試驗,市場預期將成為公司首個自研重磅產品。

總括而言,晶泰在 2025 年下半年乘勢而上,憑藉AI藥物發現的獨特優勢,加上國際合作及自研突破,正由初創企業蛻變為行業領軍者。若能複 製 DoveTree 模 式 、 深 化 LCC 整合,並乘PEP08東風,公司不僅穩固全球競爭力,有望為股東創造豐厚回報。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並無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