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 - 華府續停擺市場添隱憂
Oct 6, 2025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起再度陷入停擺,這場由預算分歧引發的危機,已進入第六天,預計將延續至本周。共和黨主導參議院試圖推動一項為期7周臨時支出法案,以54對44票,無法超過所需60票門檻。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退出強硬措施反擊,凍結芝加哥21億美元交通項目撥款,以及紐約18億美元基建撥款,明顯是對民主黨執政城市的針對性施壓。
這次停擺導火線,源於兩黨在醫療政策上大相逕庭的立場。共和黨堅持逐步縮減《平價醫療法案》(ACA)的額外補貼,認為這是高成本財政負擔,會進一步膨脹聯邦赤字;民主黨則誓死捍衛這些補貼,警告若不延長,將有數百萬中低收入家庭在2026年面臨保險費暴漲一倍的困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John Thune直言,民主黨遲早要面對現實。而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Tim Kaine則強調,白宮必須先承諾暫停裁員和預算削減,方能重啟談判。據悉,弗吉尼亞州擁有大量聯邦僱員,已有數十萬人被迫進入無薪假狀態。
雖然兩黨非正式磋商仍在進行,但到目前為止仍然未有任何跡象讓檔,可以在短期之內收集雙方的分歧。南卡羅來納州共和黨人Lindsey Graham預測,民主黨最終將讓步,通過一項剔除醫療補貼的清潔法案,以避免停擺惡化。白宮方面雖表態開放談判,但前提是先恢復政府運作,醫療議題則留待後續單獨處理。
美國聯邦政府停擺,雖然早已司空見慣,但今年這一次,背景更為複雜,美國經濟已現疲態,就業市場降溫、通脹壓力猶存,加上關稅政策餘波,投資者對聯儲局10月底減息預期已達近100%。最直接的衝擊,莫過於關鍵經濟數據未能發佈。原定10月3日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報告,因勞工統計局員工休假而推遲,市場原本預期上月飛農業績為增長,只增加約4.5萬份,遠低於正常下季的水平。
更令市場擔憂的事,有「小非農」之稱的ADP私人部門就業報告,9月減少32,000個職位,為2023年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並且大幅向下修訂8月數據至僅增22,000個。若若果華府停擺延長,這些「數據黑洞」將放大市場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對年底FOMC會議預測,甚至成為美股獲利回吐的藉口。回顧2018-2019年的35天停擺,道瓊斯指數一度跌5%,雖後之後反彈,但可以預期的事,聯邦政府停擺時間愈長,對經濟數據的評估越難掌握,對金融市場造成的負面影響愈大。
從歷史角度判斷,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對實體經濟傷害或許有限,但若果僵局持續,金融市場波動性將難免升溫。華府這場鬧劇,不僅考驗兩黨妥協智慧。
保持警惕靜觀其變,或許是最理想策略。
